老玩家應該都很瞭解,籽料一直都是和田玉造假的重災區。尤其是下面五種“和田籽料”,開門料恐怕連一半都很難有。
一、光白籽料:山料仿籽
光白籽最大的問題就是山料仿籽,因爲沒有明顯的皮色,很容易被各種白玉山料冒名頂替。
雖然滾筒料仿籽出現已久,但對初級玩家仍有一定的殺傷力,況且又白又便宜很難不讓人動心。
辨別光白籽料的真假,原石主要看形狀和外部特徵,成品則要重點關注玉質表現。
天然原石很難做到對稱標準,也不可能完全沒有瑕疵。如果上手盤玩一段時間,通過油性也能很好的區分。
二、灑金皮籽料:青海料噴砂毛孔
灑金皮原本是一種玉質很好的常見皮色,卻因爲噴砂毛孔的升級換代,變成了青海料仿籽最大的障眼法。
其中的原理就是先機器噴砂,造出假毛孔之後再染色做皮。不用太重的皮色,灑金皮剛好蓋住毛孔就可以了。
這種方式最適合製作手鐲和玉牌,留皮面積小很難一眼識破。但如果仔細看毛孔的方向,噴砂表面基本只能保持一致,感覺很不自然。
而皮色更像是色素沉澱,在毛孔裡明顯堆積,與毛孔在皮色之上的天然原皮大相徑庭。
三、黑皮籽料:俄黑皮料仿籽
黑皮籽料是真正的老熟料,按理來說不應該存在造假問題,但就是耐不住有人要把俄黑皮當作籽料賣。
雖然俄黑皮料是標準的山料,玉色和玉質都與黑皮籽料相差極大。但因爲是天然原色,巧雕之後的成品還是會具有一定迷惑性。
有經驗的玩家上手一件黑皮料,首先就會看黑皮的厚度。籽料的黑皮很少有特別厚的料子,即使是聚黑皮也不會太深。
還有白玉的白度問題,俄黑皮料以高白爲主,黑皮籽料卻經常閃青閃灰,放在一起看絕對是兩種東西。
四、紅皮籽料:二上加強
紅皮籽料有兩宗罪,一是太貴太少,二就是造假太多。而且造假手段的更新速度,絕對超過大多數人的想象。
其中最常見又最無解的,就是所謂的二上加強。在原有皮色上再做一層皮色,效果就像換了張臉,
對這種高端造假只能靠經驗判斷,看皮色過渡,看層次變化,看玉質細節。
網上傳的那些什麼酒精擦洗、摩擦聞味、自來水泡的鑑別方法,根本就是在譁衆取寵,未免太小看“化學家”的技術了。
五、黃沁籽料:藥水去黑
如果一塊籽料皮色沒問題,是不是就萬事大吉了?答案是否定的,黃沁就是這樣一種皮色天然,卻慘遭酸洗的處理料。
目前去黑藥水已經能做到不傷沁色、不起白皮,如果不是上手越盤越幹,一般玩家很難發現中招。
藥水料雖然沒有改變礦物成分,卻對原石結構產生了損傷。所以看見那些有點不像玉石的黃沁,就要注意提高警惕。
還有就是要學會看綹裂黑點,去黑藥水的威力足夠將瑕疵都處理乾淨,此時的完美反而變成減分項了。
這時一定會有專業玩家提出N1證書的問題。對這種號稱可以確認是不是籽料,同時確認皮色真僞的高端鑑定,行業內一直存在很大爭議。
比如下圖中同樣的紅皮小籽,一個月中鑑定出兩種不同的結果,這就讓人有點說不清了。
這方面的問題我還在研究,如果有機會多送檢幾件藏品,再給大家專門做一期圖文講解吧。